
1949年10月1日,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,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!”2021年7月1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:“中國人民站起來了,中華民族任人宰割、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!”
中國共產(chǎn)黨從一艘小小的紅船走來,承載著人民的重托、民族的希望,越過激流險灘,穿過驚濤駭浪,成為領(lǐng)航中國行穩(wěn)致遠的巍巍巨輪。百年篳路藍縷,百年風雨兼程,百年波瀾壯闊,百年奮斗成就輝煌。
百年前,中國淪落成任人宰割的“魚肉”;今天,我們堅決捍衛(wèi)國家主權(quán)和民族尊嚴。
百年前,陸上國門破碎,海上門戶洞開;今天,我們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壓、壓迫、奴役。
百年前,中國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嚴重滯后;今天,我們眾志成城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(fā)達國家?guī)装倌曜哌^的工業(yè)化歷程。
百年前,中國一窮二白、連年饑荒;今天,我們實現(xiàn)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。
百年前,上學讀書是普通孩子的奢望;今天,義務(wù)教育已在華夏大地普及。
百年前,老百姓命如螻蟻、病時無助絕望;今天,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挽救生命,與死神搶時間。
百年前,貧困的夢魘籠罩中國;今天,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勝利,現(xiàn)行標準下9899萬農(nóng)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。
百年前,中國出行不便,交通建設(shè)受制于人;今天,我國高鐵運營里程穩(wěn)居世界第一。
我們生在紅旗下,長在春風里。人民有信仰,國家有力量,民族有希望,目光所及皆為華夏,五星閃耀皆為信仰。未來屬于青年,希望寄予青年。
百年前,《新青年》就唱響了中國青年的青春之歌,“為世界進文明,為人類造幸福,以青春之我,創(chuàng)造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國家,青春之民族,青春之人類,青春之地球,青春之宇宙,資以樂其無涯之生”。
青春意味著孜孜不倦的學習。學習國家歷史、學習黨的歷史,以史為鑒,在新的征程上,堅持黨的領(lǐng)導,不斷完善黨的領(lǐng)導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牢記“國之大者”,堅持和發(fā)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。從黨史學習中銘記時代先鋒、民族脊梁、祖國功臣,學習不怕困難、頑強拼搏、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,傳承“愛國、創(chuàng)業(yè)、求實、奉獻”的鐵人精神,爭做時代新人。
青春意味著學習中凝練擔當。自古英雄出少年,年少時,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,少年時算平生肝膽,因人常熱。百年來,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(yè),一代代青年接過前輩的革命薪火,那赤子熱血從未改變,堅定信念從未改變。新時代吾輩中國青年更要以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,增祖國志氣、骨氣、底氣,不負時代,不負韶華,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。
青春意味著愛崗敬業(yè)的奉獻。一滴水,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干涸,一個人,只有將個人價值與企業(yè)價值結(jié)合,智慧才得以發(fā)揮,生命價值才得以完美展現(xiàn)。我們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,但在有夢想的企業(yè)里,我們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,這個過程不只是在槍林彈雨中的輝煌,不只是在緊急危難時的高揚,它更應該是一種默默的奉獻,一種高尚的理想,一種強勁的精神力量。
何其有幸生于華夏,見證百年豐茂,在鮮紅的黨旗下,讓我們昂首闊步,以吾輩之青春,護我盛世中華,以吾輩之汗水熱血,續(xù)寫華夏輝煌。
壯哉,誓言無聲。
(張茜 重慶頁巖氣產(chǎn)業(yè)投資基金有限責任公司)